2025年1月11日,中医药职教出海2.0–中医药适宜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说明会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次说明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与德国德中医学与健康教育交流协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德国SinaLingua教育咨询培训公司及上海德汉灵文化交流咨询有限公司承办。
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医药教育领域约40所院校的参与,近100位职业院校代表齐聚一堂,大家共同聆听并探讨中医药职教出海2.0新形态,及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产教融合发展。会议为各院校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分享海外输出与推广平台,交流各自理念,并结合各自院校的特点寻求推动中医药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的新模式,形成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中医药职教出海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需求为目标,通过扩大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建设中国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标准,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服务出海企业。
本次说明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与德国德中医学与健康教育交流协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德国SinaLingua教育咨询培训公司及上海德汉灵文化交流咨询有限公司承办。
领导致辞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长黄正明院士在开场致辞中表示,传承与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核心动力。要实现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高素质发展,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动技术创新与教育进步。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的提升,更是理念的创新和全球化布局,因此要积极走出去,将中医药的智慧和价值传播到全世界,让更多人了解、认可和受益。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蒋忠元先生指出,本项目紧密契合“教育强国”、职教出海战略和中医药职业推广战略,项目的实施不仅符合国家战略需求,更具有重大意义,为职业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切入点,并为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影响力将持续发展。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杨新波女士做总结发言表示,该项目引领中国医药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的新路径,积极推动中医药职业教育的海外可持续发展,为医药、康护、产业出海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本次会议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秘书长王冬丽女士主持。王秘书长希望,在职教委和中医药职教出海2.0项目工作组的引领下,各院校可以共同致力于推动产教融合及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施,助力中医药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升中国中医药教育的全球影响力。
项目背景与意义
在中国职业教育扬帆出海的大背景下,中医药适宜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希望构建全球中医药生态圈,打造中医药政行企校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网。作为首批中医药海外高技能人才标准建设项目,本项目对标欧盟教育标准,以德国为切入点,构建可以辐射海内外多国家、多地区的中医药教育网络,以科技驱动的智慧教育与创新型健康基地建设为目标,力争将中医药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建设成为世界标准。
项目目标与规划
实训基地整体规划将围绕课程标准建设、技能标准建设和证书标准建设形成有效的中医药国际职业技能标准海外输出路径,并最终完成中医药高水平国际人才职业技能证书认定。
建设任务及预期成果
实训基地建设的主体内容围绕:国际标准研发、教师团队国际化建设、海外示范校签约挂牌、双语数智资源和装备中心建设,以及中医药的输出和推广展开。
项目将以专委会为单位,由专委会下设建设单位共同落实实训基地的各项建设工作。基地建设将围绕中医药养生与调护与中医药适宜技术及临床施治两大板块开展,涵盖养生与调护、疾病预防及保健、灸法、穴位按摩法等主要的中医药主题。
项目建设的成果将以海外示范校挂牌、颁证、国际标准认证、国际教学能力认证,以及各类配套教学资源成果展示。在输出过程中,将在海外学习平台,收录数智资源,开展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教学、研讨和交流。